香港書展2008 ── 香港文學的發展專題講座「東西文化與香港文學的想像」花絮
日 期 : 2008年7月26日(星期六)
時 間 : 下午2時至3時30分
地 點 :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舊翼會議室607室
   

 

文人薈萃  大談香港文學發展

香港一直以來都是各地文人薈萃之地,為甚麼卻偏偏被人稱為「文化沙漠」?有人更認為香港沒有自己的本土文化,更徨論有香港文學的發展,但這種說法真的反映了現實情況嗎?一班作家和學者就趁著香港書展期間舉行了一場名為「東西文化與香港文學的想像」的清談會,當中包括:?香港作家潘國靈先生、謝曉虹小姐及香港公開大學創意寫作與電影藝術榮譽文學士課程主任黃勁輝先生,而梁秉鈞教授(著名作家也斯)則為清談會的客席主持。各位講者希望透過一場輕鬆生趣的清談會,與讀者們分享東西文化對香港文學的沖擊、影響及發展演變;並與在場人仕即場交流意見。
 

 

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兼香港教育圖書公司總編輯李家駒博士致送紀念品予梁秉鈞教授(左上)、潘國靈先生(右上)、謝曉虹小姐(左下)、黃勁輝先生(右下)



東西文學發展迴異  年青人宜多參考學習

是次講座非常成功,各位講者都發表了不少寶貴的意見。當中,潘國靈先生分享了他於2006年的一個創作交流經驗。當年,潘先生獲亞洲文化協會頒發「利希慎基金獎學金」,以遊學紐約及參加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潘先生分享其遊學見解,香港常被稱為「東西方相遇的地方」(East-West Encounter),這也許不錯,但以這框架來認識文化,其實有其局限,譬如澳洲,地緣上位處「東方」,但文化上卻不是亞洲的;伊斯坦堡位處歐亞中間點,不東也不西;我們想像的非洲也比實際複雜許多,單是肯亞就有超過二千種語言,更別說非洲文化在加勒比海、美國都有不同表現。這些都只是例子.香港的文化亦非常交混,本土、殖民、國際性互相影響摻雜,發展出來的「雜種」(hybrid)文化,往往已無法分清原來的源頭。香港文化上是一個很獨特的例子,文學上,英國殖民對香港多年來基本上採取放任政策,以至香港並沒有像印度那樣發展出英語文學,中國母語舌根不曾割斷;文學上香港很早已吸納國際思潮(如七十年代已引介拉丁美洲的魔幻寫實),卻又發展出極具本土特色的作品。回歸後香港在尋找定位,拉扯於本土、中國與全球化之間,在講求「知識社會」中卻有點迷失,對知識的「飢渴」反不及內地;其實對知識、文化的追求並不一定要過份依賴建制,譬如說到英語學習,學生看一些文學翻譯本之餘,自發地拿英文原著讀讀肯定有所裨益;如果嫌主流媒體的書評水準有限,也可以找《紐約時報》、《紐約客》等高質素書評看看。國際視野,其實很多就在路邊,視乎我們有沒有主動發掘。

網絡文化興起  文人抒懷新渠道

而謝曉虹小姐則就香港文人所遇到的問題發表了一些意見。謝小姐為文藝雜誌《字花》的發起人,她有感香港的文學家一直都努力埋首寫作,卻缺少對外渠道溝通,而且更遺憾的是,香港著實缺少一個平台讓作家發表或刊登作品,令文人根本無法抒懷。但幸好隨著近年科技發達,「博客」“blog”文化發展起來,為文人提供了一個新渠道抒懷寫作。而《字花》的發起就是為了讓新晉或年輕作家有一個抒發感受的平台。她認為文學發展關鍵之一就是要多發表,這樣才能有進步的空間。
 

 

四位講者輕鬆討論香港文學的發展



學生宜以第一身創作

至於黃勁輝先生就集中分享如何引導學生創作表達了個人觀點。黃先生認為文字創作可以與電影或其他藝術相融。他強調老師不宜過於限制學生發表作品的內容及技巧,反應待學生完成作品,從旁指導,糾正其問題。多鼓勵他們創作,才能寫出好的作品。他與在場嘉賓討論教導學生寫新聞應從細緻入手,並以貼身事物作為題材,這樣,便能以第一手資料寫作而非局限於搜集到的二手資料,作品更能表達其原創性。

最後,梁秉鈞教授作總結,他希望大家能多關心香港文學的發展,因為香港文學的成就實在有乃於大眾的參與。是次文學專題講座非常成功,各位講者都踴躍表達了對香港文學的感受及期望。
 

 

現場氣氛輕鬆,在場聽眾細心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