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 > 琵琶行並序 > 作者 / 著作

作者 / 著作

名字資料

名稱:白居易

原名:白居易

字:樂天

別號:香山居士

生平資料

生年/朝代/時代:772年/

卒年/朝代/時代:846年/

出生地點:河南 新鄭(今河南 新鄭

籍貫/國籍:下邽(今陝西 渭南東北)人

生平概況

白居易,晚著名詩人。
白居易出生在一個小官僚家庭,少年時避亂江南(今浙江)。
唐德宗 貞元十六年(800年)中進士,任翰林學士、左拾遺。他屢次上書請求革除弊政,並當面指責唐憲宗 李純的錯誤,引起皇帝的憤怒。
元和十年(815年),平盧節度使李師道派人刺殺宰相武元衡白居易上疏「請急捕賊,以雪國恥」,為當政者所惡,貶為江州司馬,因仕途受挫,壯志逐漸消磨,在廬山 香爐峰東林寺邊築草堂修仙學佛。後升任忠州刺史。
元和十五年(820年),唐穆宗 李恆即位,被召回長安,任主客郎中。目睹皇帝荒於酒色,不問朝政,大官僚們互相傾軋,不願捲入漩渦,請求外放,任杭州太守。在杭州時,他發動民眾興修水利,築堤捍衛錢塘江,泄引湖水,灌溉田畝。
唐敬宗 寶曆元年(825年),改任蘇州刺史,深受愛戴。此後又召任太子賓客分司東都、太子少傅、刑部尚書等職。
唐武宗 會昌六年(846年)卒,年七十五歲。新、舊《唐書》皆有傳。
白居易元稹友誼甚篤,與之齊名,世稱「 」。晚年與劉禹錫唱和甚多,人稱「 」。

文章風格或作品特點

白居易鮮明地提出了現實主義的創作理論,他在《策林》六十九中寫道:「大凡人之感於事,則必心動於情,然後興於嗟歎,而形於詩歌矣。」又在《與元九書》中提出有名的「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的創作準則,強調創作要有感而發,要表現國家與人民的事件,要反映現實生活。
因此,白居易的作品既有反映民間疾苦的,也有指責時弊的,如諷刺橫徵暴斂、揭發貪污強暴和奢侈浪費、攻擊豪門貴族等。特別是他的諷諭詩,最能體現他的創作思想。《賣炭翁》、《新豐折臂翁》、《縛戎人》等是這方面的名作。
另外,《長恨歌》、《琵琶行》等傷感詩名篇,人物形象鮮明突出,故事情節曲折生動,有很高的藝術性。
白居易的詩作以其樸實無華、雅俗共賞為後人所稱道。

重要著述

白居易有《白氏長慶集》傳世。

時人或後人的評價

居易文辭富豔,尤精於詩筆。自讎(,粵音「酬」)校至結綬畿甸,所著歌詩數十百篇,皆意存諷賦,箴時之病,補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而往往流聞禁中。」(《舊唐書•本傳》)
仁宗朝,有數達官以詩知名,常慕『白樂天體』,故其語多得於容易。」( 歐陽修《六一詩話》)
氏集中,頗有遣懷之作,故達道之人,率多愛之。」( 魏慶之《詩人玉屑》)
「余最喜白太傅詩,正以其不事雕飾,直寫性情。夫《三百篇》何嘗以雕繪為工耶?世又以元微之並稱,然已自雕繪,唯諷諭諸篇差可比肩耳。」( 何景明《四友齋叢說》)
樂天忠君愛國,遇事諷託,與少陵相同。特以平易近人,變少陵之沈雄渾厚,不襲其貌而得其神也。」( 沈德潛《唐詩別裁》)
「常語易,奇語難,此詩之初關也;奇語易,常語難,此詩之重關也。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 劉熙載《藝概》)
白居易的詩雅俗共賞,元稹曰:「禁省、觀寺、郵候、牆壁之上無不書,王公、妾婦、牛童、馬走之口無不道……自篇章以來,未有流傳如是之廣者。」(《白氏長慶集序》)
周必大曰:「香山詩語平易,疑若信手而成者,間觀遺稿,則竄定甚多。」(《跋宋景文唐史稿》)

相關圖片        相關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