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1 2 3 4
新界大埔文化古蹟遊踪

大埔原名為「大步」,據《香港新界風土名勝大觀》記載:「往昔該地方為大森林,人跡罕至,行者大步而過,故有是稱」。直至清代光緒年間,才開始雅稱為「大埔」。明代鄧氏於大步建立大步墟,禁鄰近泰亨村文氏等於此地建屋營商。於是,1892年(光緒18年),文氏和六個非鄧族村落建立「大埔七約」(泰亨約、林村約、翕和約、集和約、樟樹灘約、汀角約和粉嶺約)並於大步墟隔河先後興建太和市、文武廟、廣福橋。現時的大埔墟即是當年的太和市;而當年的大步墟就是現在的大埔舊墟。

大埔區廟宇寺觀眾多,歷史悠久,如天后廟、文武廟、觀音廟、定慧寺、大光園、桃源洞、省躬草堂等,得見此區宗教活動鼎盛,香火不絕。除了傳統中國宗教信仰之外,西方天主教和基督教也在大埔區開始播種。例如1863年開始,天主教已在大埔區建立「聖伯多祿堂」、「聖安德肋堂」、「天主堂」等,其中1865年建成的「聖安德肋堂」更成為香港天主教對內地新安縣傳教的中心。而基督教亦在二十世紀初開始於大埔區宣揚教義,教會紛立,主要有中華基督教會、崇真會、港澳信義會聖恩堂、大埔浸信會、中華完備救恩會、禮賢會大埔堂等,大部分的教堂建築依然保存原貌,可供實地考察。

現時大埔區尚有不少歷史遺址。例如位於區內的碗窰村碗窰遺址便是明朝期間的陶瓷生產場地,規模頗大,設有一組「牛碾」、十六組「水碓作坊」、六個淘洗瓷料池、三個窰爐及多個瓷土瓷石礦洞,僱用工匠達三數百人,是現時最具規模及保存最完好的青花瓷工廠。另外還有海下村的石灰窰、大埔南部的鉛礦和大埔頭村的墩台軍事遺址,均可以體會大埔區的商業活動和軍事設施佈置的情況。

時至今日,大埔區內盛行的神誕活動也有十多個,當中包括天后誕、觀音誕、關帝誕、大王爺誕、文昌誕、樊仙誕、七姐誕、浴佛誕等。其中由於區內有七所天后廟、五所關帝廟,故對天后誕和關帝誕的慶祝活動最為熱鬧。此外,大埔區也有太平清醮,祈求風調雨順,國泰平安,許多移居海外的鄉民亦回來參與盛會,例如,五年一屆的泰亨鄉文族太平清醮,十年一屆的有大埔頭鄉太平清醮和塔門天后聖母太平清醮,屆時設有醮壇、大王出巡、粵劇公演等項目。

再者,大埔區內保留許多歷史文物,如碑刻、鐘鼎、農具等。在各種文物中,值得重點介紹的是「碑刻」,區內現存的碑銘文物達數十之多,散佈於個各廟宇之中和石橋旁邊,記載大埔區早期宗教活動、經濟貿易以及鄉民生活的情形,極具參考價值。

總括而言,大埔區已從昔日的農村漁港演變成現時社區建設完備的新市鎮,但區內依然保留不少富有歷史價值的建築物、遺址及文物;與此同時,每逢神誕醮日,村民仍慣以傳統和獨有的習俗儀式來舉行慶典,對認識區內的歷史、文化、民間信仰和風俗習慣均有莫大幫助。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