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1 2 3 4 5

東區主要街道的淵源

七姊妹道 七姊妹本是港島的一條古樸村落,傳說村內有七塊巨石,被喻為結義金蘭的七位姊妹化身而成。1939年,政府因要拓展這條村落,故把從此村開出來的道路,名為「七姊妹道」。
天后廟道 1747年,天后廟落成。直至二十世紀,這一帶仍是十分荒涼,其中有1923年由黎民偉興建的「國民樓」,成立香港第一間電影製作公司,名為「民新製造影畫片公司」。後來,1930年代,政府在銅鑼灣天后廟道附近發展英皇道工程,故把天后廟對開的一條新路,名為「天后廟道」。
工廠街 1921年,南洋華僑馮強在筲箕灣創立「馮強樹膠廠」,生產橡膠鞋,成為香港以至華南地區最具規模的橡膠工廠,並因而帶動其他工廠進駐於此。1931年,筲箕灣街道命名時,便取為「工廠街」。
太安街 太古集團於鰂魚涌附近興建了糖廠和船塢,並大量設置宿舍於近萬的工人住宿。1909年,政府擬把宿舍一帶的新街道命名,後以「太」字為首,分列出太安街、太寧街、太康街、太富街、太祥街和太吉街。而太安街可算是當時西灣河最為繁盛的街頭。
月園街 1949年,有投資者在北角興建了一座號稱「遠東最大、瑰麗絕倫」的月園遊藝園暨夜總會。據說當時耗資600多萬元,設有不少新穎的機動遊戲,又有動物園、兒童樂園、餐廳、天宮舞廳等。惜營運至1951年已出現生意萎縮的現象,直至1955年,月園被發展成新式的住宅區。為了紀念月園的歷史,故把樓宇之間的一條內街定名為「月園街」。
和富道 1930年代開始,政府在北角一帶進行填海工程,其後,均益倉以850萬元購得部分填海地皮,並著手興建北角碼頭貨倉。由於,當時在貨倉旁的道路未有命名,故取其意,先以英文定名為「Wharf Road」,即是「碼頭倉庫道」,繼而音譯為「和富道」。
巴色道 巴色道是為了紀念筲箕灣崇真堂而命名的,屬於一條短小的街道。1862年,基督教巴色差會在此興建教堂,服務當時以石匠謀生的教友。當筲箕灣大街建成後,有一條直通此教堂的小路,就順應名為「巴色道」了。
名園西街 1918年,在七姊妹海旁有一個游泳棚,供人暢泳,深受市民歡迎。有娛樂商把這個地點興建成遊樂場,名為「名園遊樂場」。後來,由於競爭愈來愈劇烈,業務不大理想。直至60年代,發展商把名園一帶重新規劃,拓展成現時的英皇道新都城等新式樓宇。為了紀念名園,故把其中一條街頭定名為「名園西街」。
油街 二十世紀初,英皇道附近有4個巨型的石油庫。當1931年,北角進行規劃時,便把這條街道稱為「油街」。1941年,北角發電廠遭日軍炸毀,而油庫也難以倖免,遭受戰火的波及,火勢持續十多天。戰後,油庫遷移到他區,這一帶也改建成住宅區。
春秧街 1921年,印尼糖商郭春秧在北角進行填海工程,預備發展糖廠生意。惜工程完成後,糖價下降,遂將土地由工廠用地改為住宅用地。1933年,政府決定把由郭春秧建成的街道,定名為「春秧街」。自此,春秧街成為北角其中一個重要的地標。50年代,因聚集了一大批上海人,故有「小上海」之稱;到了70年代,又多了一批福建人居住,而亦有「小福建」之譽。由是此帶成為南下移民,尤其是上海人和福建人,消閒、購物以至聯誼的集中地。
阿公岩道 十九世紀初,曾有一批由惠州五華南來的石匠前來筲箕灣東北邊,從事石礦開採的工作。及後,這批惠州人士在此建成小村落,俗稱為「阿公岩村」。據記載,1841年時已有居民200多名,民風純良,商店不多,屬簡樸的村落。1964年,房屋協會興建筲箕灣第一座平民大廈──明華大廈,而把大廈旁的馬路名為「阿公岩道」,其後,更把「阿公岩道」擴展到阿公岩村。
英皇道 1934年,政府開始築建一條由銅鑼灣通往北角的新路,長達100多尺,終於1935年峻工,其中所挖掘出來的泥石,就用以七姊妹道的填海造地。由於為了紀念當時英皇佐治五世銀禧慶典,而把這條新路命名為「英皇道」。到了目前為止,英皇道亦是北角最熱鬧的道路。
書局街 1932年,日軍轟炸了位於上海的商務印書館;翌年,商務印書館在北角購入新地皮,擬興建新的工場,佔地共有14萬多呎。1934年,商務印書館香港北角分館終於成立,主要印刷教科書,可以說是當年香港最大規模的印刷商。1937年,便把在商務印書館廠房對開的馬路,名為「書局街」了。
琉璃街 二十世紀初,天后廟附近有不少琉璃廠,例如「明新公司」、「協利玻璃廠」等,而「明新公司」更是香港第一間的琉璃廠。到了1926年,由於進行道路拓展工程,其中一條連接電氣道和天后廟前的新街道,便以「琉璃街」來命名,以為紀念。
柴灣道 開埠初期,政府建議興建一條由銅鑼灣至石澳以環繞港島的道路,途經筲箕灣轉入柴灣坳再南下大潭而抵石澳,早期名為「筲箕灣路」。到了二十世紀,部分環島道路改稱為「香島道」,當中包括「赤柱香島道」、「深水灣香島道」、「香港仔香島道」、「柴灣香島道」等。直至1950年,柴灣興華村平房區出現,為了方便人口的增長,故把柴灣段的香島道進行拓展的工程,1961年工程完成後,稱之為「柴灣道」。
高士威道 高士威道是由英文Causeway Road翻譯過來的。香港開埠初期,銅鑼灣大坑村均是「泥沼地帶」,而由鵝頸通往銅鑼灣或筲箕灣的道路,主要是以石砌而成的石堤路。1883年,政府重修此路,使這條道路更為堅固和耐用,而英文Causeway Road名之,解作「石堤灣路」,音譯「高士威道」。
渣華道 二十世紀之初,渣華輪船公司在北角設立辦事處,接待不少印尼爪哇等地的華僑往返。「渣華」一詞本是爪哇島的別稱。1933年,電氣道以東的新馬路建成,就順便以此為辦事處的渣華輪船公司的名稱來定名,故有「渣華道」的出現了。
琴行街 1916年,曾福琴行在北角創立,是香港歷史悠久的琴廠,琴行亦成為這一帶的地標。三十年代,北角填海工程完成,新的道路因順應居民的習慣,而定名為「琴行街」了。
愛秩序街 「愛秩序街」是由英文Aldrich Bay音譯過來,是與一位英國皇家少校有關。Major Edward Aldrich於1843年在柴灣負責建立小軍營,並協助處理美利樓、美利兵房等軍事工程。到了1920年代,政府拓展用地,而把建成的道路,以Aldrich命名,中譯為「愛秩序街」。
電照街 1933年,香港「中華巴士有限公司」獲得港島區巴士專利權,開出9條的巴士路線。當時在七姊妹道一帶,沒有街燈的設立,缺乏照明,居民出入多感不便。有見及此,中巴考慮在清晨、深宵上、下班的司機和員工,故在巴士廠房附近設置街燈,惠及坊眾。而在1939年起,巴士廠房對開的道路便稱為「電照街」。
電氣道 1913年,香港電燈公司為了擴充發電廠,以應付電力的供應,故提出北角填海工程。惜碰巧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工程要俟至1919年才能動工。發電廠的擴建,使銅鑼灣以至北角沿岸一帶先後繁盛起來。因此之故,政府特以把北角電車路一段道路,名為「電氣道」,藉此表揚電氣廠對北角發展的貢獻。
筲箕灣東大街 1860年,政府大舉清拆了筲箕灣一帶的房屋,並改以興建一條新的海旁大街,以杜絕盜賊的活動,當時稱之為「筲箕灣大街」。及至二十世紀初,政府拓展西灣河,於1926年建成了「西灣河大街」,簡稱為「西大街」。後來,居民更把「筲箕灣大街」稱為「東大街」,以為呼應。由是,才有「筲箕灣東大街」的說法。
糖廠街 1883年,太古糖廠設立,以華南地區和東南亞為主要市場。而在太古糖廠旁,有國光漆廠和可口可樂汽水廠,工廠林立,熱鬧非常。1960年代後,國光漆廠關閉,可口可樂汽水廠搬遷,而太古糖廠亦成為住宅用地。為了紀念太古糖廠,故把附近的一條街頭名為「糖廠街」。
繼園街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陳濟堂及其兄陳維周由廣東南來香港居住。陳維周把七姊妹附近山邊的地方買下來,興建園林別墅,園內設有山水亭台和私人泳池,佈局雅致非常,名為「繼園」。直到1970年代,繼園改建成私人住宅,為了紀念繼園的出現,故把街道取名為「繼園街」。
鰂魚涌街 鰂魚涌的英文名稱為「Quarry Bay」,意思是「石礦灣」,因附近一帶藏有不少花崗岩石。1883年,太古洋行在石礦灣地帶購買地皮,以為興建太古糖廠之用。在施工期間,曾把柏架山的溪流以花崗石築成一條長700英呎的水渠,把水流沿著英皇道出大海。由於在這條水渠內,發現有不少鰂魚匯集,故有「鰂魚涌」之名。1907年,政府擬建鰂魚涌街市,故把英皇道通往街市的一條馬路,名為「鰂魚涌街」。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