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解構中山裝

 

「中山裝」的出現,顧名思義,是與孫中山有著密切的關係,它是辛亥革命時期男性革命者的一種身份象徵。在近代中國的發展歷程中,中山裝曾多次被政治領導人如孫中山、蔣介石、毛澤東等穿著,亦因為毛澤東經常穿著而被改稱為「毛裝」。直到現在,也有不少中國政要穿起中山裝出席外交活動,如江澤民、胡錦濤等在國慶閱兵典禮的活動中亦穿著了中山裝。

當中華民國成立之初,1912年10月,《政府公報》的第157號已規定:

「男子禮服分為兩種,即大禮服和常禮服。大禮服即西方的禮服,有晝晚之分。晝服用長與膝齊,袖與手脈齊,前對襟,段下端開衩,用黑色,穿黑色長過踝的靴。晚禮服似西式的燕尾服,而後擺呈圓形。褲,用西式長褲。穿大禮服要戴高而平頂的有檐帽子,晚禮服可穿露出襪子的矮筒靴。常禮服兩種:一種為西式,其形制與大禮服類似,唯戴比較低而有檐的圓頂帽,另一種為傳統的長袍馬褂,均黑色,料用絲毛織品或棉麻織品。」

這裡說的「禮服」就是現在所說的西裝,它成為民國時期男子的新禮服的最初標準,得見當時對於男子的衣著有嚴謹的規定,以期造就現代先進國家的形象,配合世界發展的潮流脈搏。

然而,孫中山在成立中華民國後,立心一改頹風,銳意革新,於此他希望把國人的形象煥然一新,尤其要打破男子潺弱的面貌。孫中山有感傳統的男子長衫不太實用,而西服又是舶來品,有意另行設計一套適合中國國情而富有朝氣的服式,藉此追求「適於衛生,便於動作,易於經濟,壯於觀瞻」的效果。因此之故,據說,他與寧波裁縫師傅一起構思,並參考了已摻有西方色彩的日本學生裝和軍服,完成了「中山裝」的設計,為中國的男子形象創造出新時代的氣息。

到了二十年代末,民國政府重新頒布《服制條例》,其內容主要為男子禮服與公服的規定。當時規定:

「男子常服是長衫馬褂;禮服是中山裝,夏天用白色,春秋冬則用上黑色,而這種規定主要實施在官方的活動方面。」

由是,中山裝成為中華民國時期男子的官方服式。此外,在制定國民黨憲法時,更進一步規定於特任、簡任、荐任、委任這四級文官宣誓就職時,必須一律需穿中山裝,以示奉孫中山之法。漸漸地,中山裝成為一種官民合一的流行衣裝,是中國男士喜愛的一種服裝。由於孫中山生帶頭穿著中山裝出席各種場合,人們於其去逝後,為了紀念他而稱這款服裝為「中山裝」。

中山裝最初的式樣是為立領,前門襟有7顆扣子,上下各有兩個口袋,並有袋蓋,而下面的兩個口袋為「琴袋」的款式,後幅中有暗褶式的背縫和半腰帶。後來加以改良,並附以涵義,說明如下:

  • 四個口袋:寓意為國之四維,即是禮義廉恥
  • 五個扣子:寓意為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的五權分立
  • 三個袖扣:寓意為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
  • 翻領衣領:寓意為「吾日三省吾身」,有嚴謹治國的大義
  • 後背不破縫:寓意為國家得以和平統一
  • 筆蓋形袋蓋:寓意為倒筆架,表示以文治國

在茅盾的短篇小說《官艙裡》曾寫道:

「男青年是穿洋服的,玄色的佛蘭絨上衣,克羅米紐子,袖口上一排五個,光芒閃閃的,連領的綢襯衫,多處是黑滾邊,甚至領子上也是黑滾邊;兩個假肩實在太闊,又翹的太高了,叫人看著難受;一雙雙尖皮鞋太尖了。」

以及魯迅在〈記「楊樹達」君的襲來〉(1924年)中,也記錄了當時北京師範大學的學生裝束如下:

「穿著一件藏青色愛國布長衫,時式的大袖子,手上拿一頂很新的淡灰色中折帽,白的圍帶。」

得見民國初期,西裝、長袍與中山裝是三足鼎立的,都是男子的熱門服飾。一般而言,思想新派的男子多喜愛穿上西服,而師長學生較為鍾愛長袍,而官場中人則穿上中山服。

1949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大典上,毛澤東以身為新中國領袖的身份和其他領導人在天安門城樓上集體亮相,當時他們的身上均穿上中山裝,形象鮮明,引起世界矚目,中山裝或毛裝亦漸漸地普及起來,受普羅大眾的歡迎,可見領導人的服飾影響著一代人的衣著。不過,在文化大革命時期,由於受著政治環境的影響,故任何人不分黨派、年齡、貧富、地位,甚至男女,都一同穿著中山裝,以保障自身的安全,藉此避免觸犯政治的禁區,於是社會上到處出現了一片片中山裝的「藍蟻」景象,令當時的服飾打扮變得枯燥乏味,單調非常;與此同時,也使本來帶有革命前進涵蘊的中山裝變得僵化呆板,停滯不前。直到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中共對衣著的要求放寬了,西式服飾再度流行,而相關時裝的行業開始蓬勃起來,變得多采多姿。時至今日,中共領導層如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仍然在一些重要的場合裡,如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周年的閱兵儀式上,均不約而同地穿上中山裝,大抵含有「開放民主、民族復興」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