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對中國文化應有的態度

 

研讀近代中國文化史,是我們認識自己和所處時代社會的有效途徑。文化涵蓋的範圍很廣,衣食住行是文化,文娛活動也是文化,這些都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再進一步,教育、學術、科技、思想何嘗不是歷史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日常生活入手,較易引起年輕人的興趣,從中可以汲取一些前人的經驗和先賢的教訓,進而探索屬於我們的時代文化。

人類有異於地球上其他生物的獨特之處,是能夠記錄及建構自己的歷史;要做一個有知識、有素質的人,對歷史尤其不可忽視。西漢時期的史學家司馬遷說他撰寫《史記》,「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這是治史者的責任和抱負,史學工作者同樣還有致力把歷史知識和訊息傳揚開來的使命,因為史學盛衰與時代發展是有密切關係的,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何有效地掌握本身的命運,如何傳承和發揚自己的文化,以及怎樣改進全人類的生活,都非借助史學不可。大學裏的通識課程不能缺少歷史科目,原因便在於此。

香港在近代中國史上有特殊的重要性,是中西文化交匯的城市,又是現代文明都會和國際金融中心,傳統以來中國人的價值觀與生活習俗,一直是維繫社會發展及促進經濟繁榮的核心元素,中國文化與我們的生活、成長和工作,從來都是分不開的。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以來,隨著中國經濟迅速發展和綜合國力逐漸提升,包括語言、歷史在內的中國文化,日益為世界各地的人們所注重。生於斯,長於斯,加深對近代中國文化與日常生活的認識,正是此時此地的大學生踏步向前的康莊坦途。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在幾千年的演進過程中,成果纍纍,豐富多姿,當中有很多精華,但也存在不少糟粕。去蕪存菁,「擇善而固執之」,或因應時代環境的需要而加以改革,是今日和今後的路向。百多年來,由於西力東漸,國運陵夷,連帶國人對本身的文化亦持批判甚或否定態度,時至二十一世紀,恢復對中國文化的信心和敬意是刻不容緩的。

中國文化最可取的,同時也最足以貢獻於全世界的,就是崇尚和諧,致力於尋求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人與大自然之間的和諧,以及國與國之間的和諧。例如孫中山提倡的大亞洲主義,強調仁義道德的王道文化,就是一種「文化調和論」,足以清弭戰爭和武力,有別於西方一些學者和政客所宣揚的「文明衝突論」。近年重視生態、提倡環保和珍惜地球資源等趨向,道家文化崇尚自然的主張正可用來參考;儒家的倫理思想,也有助於改善現代人的相處之道。中國文化的涵攝性和包容力,在講求全球化和國際化的今天,其積極作用是不可忽視的,藉此足以促進東西方的文化交流和社會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