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新高中通識教育科教學活動(一)教學研討會花絮 |
---|
|
踏入2010年,本公司繼續舉辦不同類型的活動,以提供更完善的支援和服務。今年的第一個大型研討會,我們邀請到呂大樂教授及梁禮賢醫生,分別就通識科的重點議題作深入分析,當中包括了香港的社會結構發展、別具爭議性的疫苗注射議題,以及由前線老師伍健明老師分享新高中通識教學的實踐與分享。
現今社會發展迅速,價值觀亦有所改變,呂大樂教授以「轉變中的社會結構」為題,與老師分享其親身經驗,以及研究所得。呂教授開首以學生申請入讀香港的大學為例子,當中不乏來自內地、韓國及日本高層人員的子女,在他們眼中香港已成為「Education Hub」,如子女想學好英文或接受英語教育,香港是他們的最佳選擇。另外,薪金幣值亦反映了社會價值觀的改變,近年內地發展迅速,人民幣升值,因此不少受薪人仕都歡迎以人民幣支付薪金,與以往的負面價值是南轅北轍的想法。呂教授亦分享了不少97前後的社會不同現象,發現社會環境對距甚大。
進入梁禮賢醫生演講部分,他分享了不少有關人類豬型流感疫苗注射的爭議。究竟當中牽涉的風險與得益,哪個比重較高?當中涉及了病人自主權及知情權,病人必須理解到在接受注射疫苗後,所需要承受的風險,從而決定應否接種。梁醫生又以「沙利度胺」事件指出科學證據的誤差可能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沙利度胺具有鎮靜作用,能抑制孕婦的妊娠反應(如嘔吐),並在50年代尾於歐洲、日本、非洲、澳洲等地盛行,當中只有美國堅持不批准沙利度胺於美國註冊及出售。後來醫生發現服用了沙利度胺的孕婦所誕下的嬰兒出現海豹肢的畸形徵狀。當時,廣泛地區已受此藥物影響,但美國卻能倖免於難,這就是因為各國所定的標準不一,而所需的科學證據標準不同所致的。
研討會最後一部分由前線老師伍健明老師主講新高中通識教學的實踐與分享。伍老師將學校的組織以「80前中產老師」、「80後老師」及「草根學生」區分。他認為每個組別的想法各異,以致難以施教及出現分岐。伍老師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是按個別才能分派工作,如科技知識較高的老師負責搜集資料,希望能藉此各取所需。
本公司編輯出版部亦於研討會中為老師介紹《新視野通識教育》豐富的教材配套,以及如何能利用這些工具於課堂上施教。除出版課本及教材外,本公司更出版一些課程取向參考書及考試取向參考書,以及新增Facebook網站支援,以提供更全面的教學支援。
本公司將繼續為老師舉辦不同類型的教學講座、活動,以支援老師於課堂上教學。
|
|||
在場老師細心翻閱 本公司出版課本 |
三位講者用心回應老師提問 |
|
||
(左起)李家駒博士、伍健明老師、呂大樂教授、梁禮賢醫生及黃燕如博士於台上拍照留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