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期
  現代日本史講話(續)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至1930年代日本政界的發展,是明顯地與意大利、德國在某個程度上相似的新類型的運動,其結果所成立的統治體制...[更多]


第13期
  對中國文化應有的態度
研讀近代中國文化史,是我們認識自己和所處時代社會的有效途徑。文化涵蓋的範圍很廣,衣食住行是文化,文娛活動也是文化...[更多]


第12期
  歷史與文明:大學通識課程說明
2012年度開始,香港高等院校全面開展大學四年制;與此配合,各院校等加強了通識課程。香港浸會大學統稱這一類課程為「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更多]


第11期
  現代日本史講話
近代日本的出發點是明治維新,這是打倒長達二百餘年的幕藩體制的一個變革,是因生產力的發達,以及幕藩社會內部矛盾在達到沸騰之前因外壓而促成其內在發展的必然性...[更多]

  公共衛生、能源科技與環境──通識教育科(中四至中六)課程析論之三
新高中的通識教育科課程,共有三個學習範圍,包括「自我與個人成長」(單元一)、「社會與文化」(單元二至四)和「科學、科技與環境」;後者計有兩個單元...[更多]


第10期
  從自我與個人成長到全球化──通識教育科(中四至中六)課程析論之二
新高中的通識教育科課程,學習範圍首列「自我與個人成長」,並以單元一「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為探討內容,旨在「集中分析與個人層面相關的議題,當中包含具爭議性的觀點和價值取向,藉此讓學生加深對自我的了解...[更多]


第9期
  今日香港與現代中國──通識教育科(中四至中六)課程析論
香港從2009年度開始推行的新高中課程,通識教育科是四個必讀必考的科目之一,與中國語文、英國語文、數學三科並列,因此備受重視。第一批接受新高中課程教育的學生,將於2012年參加首屆文憑試...[更多]


第8期
  中國歷史科專題:「制度與政治演變」課程要論
新高中課程的中國歷史科,總共有六個歷史專題,此前已陸續介紹了其中五個,本期要討論的是單元四「制度與政治演變」。這不算是新設的專題課程,但與高級程度會考中國歷史科的「重要制度」...[更多]


第7期
  中國歷史科選修專題:「宗教傳播與文化交流」解說
新高中的中國歷史科課程推行已兩年,2011年9月升高中三年級(中六)的同學,要在選修部分的六個單元中揀出兩個,「宗教傳播與文化交流」是普遍受師生歡迎的單元之一。正因如此,明年在...[更多]


第6期
  中國歷史專題教學導引:「時代與知識分子」課程析論
新高中的中國歷史科有六個歷史專題,單元三是「時代與知識分子」,屬新增課程內容,共有三個課題:一是中國知識分子的特色,二是時代與知識分子的互動,三是實踐理想與貢獻時代。據課程...[更多]


第5期
  民國時期出版的歷史教學法著作
中國的學校在二十世紀初年開始採用新式歷史教科書,不過有關歷史教學問題的探索,一向沒有受到史學界重視,討論並不怎樣熱烈。試舉兩事為例:其一,商務印書館編印的《教育雜誌》...[更多]

第4期
  香港的歷史教育期刊和文章目錄
香港地區出版的教育學報和歷史教學期刊,主要有《教育學報》、《歷史通訊》、《文史通訊》和《歷史教育論壇》等,為數不多,大抵足以反映近五十年來有關方面的概況。以下是...[更多]

  兩岸三地歷史教育著作總覽
香港出版的歷史教學專著,以柳存仁著《中國歷史教學法略論》(香港:香港語文學社,1960年)和陳安仁著《歷史教育通論》(香港:人生出版社,1963年)二書為最早。游黎麗玲...[更多]


第3期
  新高中會考中國歷史科歷史專題舉隅 ──「二十世紀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承傳與轉變」課程導論
新高中會考中國歷史科六個歷史專題之中,有一個新設的教學課程供教師選教,或由學生按興趣選修,這就是單元一「二十世紀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承傳與轉變」,以五四運動為...[更多]


第2期
  歷史知識應用於新高中通識教育科的方法
香港的新高中課程自2009年9月起推行,至今已將近一個學年了。其間,中學校長會向全港486間主流中學做了三次問卷調查,在教與學方面,有百分之六十五的受訪學校反映推行最...[更多]


第1期
  香港新學制與歷史教育進程
香港教育當局從2009年9月起實施「三三四」新學制(即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學四年),逐漸取代推行已久的「五二三」制(即中學五年、預科兩年、大學三年),現時兩個公開考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