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史考察活動3—— 「族群與信仰—河上鄉居石侯公司與洪聖誕」考察花絮
日 期︰ 2013年3月24日
時 間︰ 中午12時至下午5時
地 點︰ 上水河上鄉村
導賞員: 侯勵英博士

2013年3月24日,即農曆二月十三日,為一年一度的洪聖寶誕,適逢河上鄉村的洪聖古廟及排峰古廟重修開光,本公司於當日舉行了「族群與信仰—河上鄉居石侯公祠與洪聖誕」考察活動,邀請了十多位任教中國歷史科的老師參與。繼去年5月5日舉行的「香港史考察活動2──物質遺產與文化承傳:新界河上鄉實地考察」之後,本公司再次邀得侯氏族人侯勵英博士(現為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社會科學部講師)擔任導賞員,為一眾老師講解洪聖寶誕的慶典情況,以及河上鄉侯族的社會組織、族群結構、歷史建築、鄉村生活、地區歷史等。
侯勵英博士(中)再次擔任本公司考察活動的導賞員
河上鄉村位於新界北區上水之西,鄰近塱原濕地及雙魚河,至今已有逾六百年歷史。早在明代(1368-1644年)時,新界五大氏族之一的侯姓的族人已定居於此。現時屬於上水鄉事委員會管理範圍。
村內的洪聖古廟,約建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洪聖本名洪熙,為唐代 (618-907年) 的廣州刺史,通曉天文地理,常幫助漁民和商旅,死後被奉為海神。在洪聖古廟旁,另有供奉觀音大士的排峰古廟,原址在村北的排峰嶺,1937年因港英政府收地興建羅湖兵房,遷至現址。兩廟於2010年獲政府均列為三級歷史建築。2012年下旬,由村民合資展開重修工程,重點包括鞏固基礎結構、復修神像文物、美化外觀等。
重修後的洪聖古廟及排峰古廟,煥然一新。
當日的洪聖寶誕慶典在重修後的洪聖古廟前舉行,首先是酬謝神恩、舞龍舞獅等活動,吸引大批侯族鄉親友及遊客觀看。慶典的高潮為「搶花炮」,合共有七個炮頭。首先由村中年長的父老主持燃點炮頭的儀式。炮頭點燃後射上高空,由村民互相爭搶。勇奪炮頭者除獲得標旗、炮屏、燈籠、花炮銀、香油銀、金豬、豬肉、水果等外,最重要的是享有洪聖大王的榮耀庇護,全年彩頭連連。
村中年長父老點燃炮頭(左圖),村中健兒落力爭奪炮頭(右圖)。
「搶花炮」完成後,侯勵英博士為老師詳細講解洪聖誕寶誕的儀式、籌備情況、以及洪聖古廟及排峰古廟的建築特色等。侯博士表示,現時河上鄉侯族依然注重倫理秩序的關係,每逢舉行祭祖活動和神祇節慶,族人均積極參與,從中可以窺見族人對於家庭以至家族觀念仍非常重視。
接着,侯博士又帶領老師參觀河上鄉侯族的祠堂——被列入法定古蹟的居石侯公祠。該祠堂始建於明朝末年,為侯族十七世祖侯居石所建,其後於1762年重修,大致完成現時的規模;於1987年被列為認定古蹟,直至2003年被列為法定古蹟,受《古物及古蹟條例》保護。侯博士指出,現時公祠內放置了河上鄉侯族歷代主要祖先的神位,讓族人共享並供奉。祠堂地方寬敞,既然是祖祠,則主要為村民祭祖和舉行傳統儀式的場所;除此之外,也是村民聚集聯誼議事、讀書學習的地方。侯博士更深入介紹居石侯公的建築特色,包括屋頂、橫樑、石柱、台基、對聯、裝飾等。參觀過祠堂後,侯博士還帶領老師到雙魚河畔,欣賞雙魚河沿岸風光,並介紹河上鄉村四周的自然環境。
居石侯公祠外貎(左圖),以及祠中的「文魁」牌匾(右圖)。
雙魚河(河上鄉段)風光。
洪聖寶誕慶典來到最後,是享用「萬人盆菜宴」。河上鄉侯族特地為參考本公司考察活動的老師和工作人員,提供兩席地道風味的盆菜。盆菜的上層是雞肉、燜豬肉、魚旦等,燜煮得十分入味;底層則有大量蘿蔔、磨菇、芹菜等,浸泡在濃淡適中的餸汁之中,更是惹味非常。盆菜的配料均衡,另可添配白飯,豐富而不失健康,難怪享用後個個讚不絕口!
侯博士與一眾老師品嚐由河上鄉侯族提供美味豐富的盆菜
是次「香港史考察活動」是一個非常有意義且難得的旅程,在侯博士帶領下,各位老師能進一步了解河上鄉村的歷史。在香港這個急速轉變的現代化城市中,河上鄉侯族不僅保留而且重視傳統的信仰活動,包括拜祭祖先和崇拜神祇,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活傳統。從這些活動中清楚地反映其與家族倫理的關係,族人認同宗族的生活習俗和道德規範,各按其男女、輩份、階級之別來守本份,立孝德,以求族群的團結一致,維持凝聚力,使其得以繼續生存、發展以至擴大。侯博士更鼓勵老師多帶學生考察河上鄉村,既可使學生了解圍村文化,更可提倡保育圍村運動。本公司亦印製了由侯博士親自編撰的教學指南,派發給各出席的老師。僅此多謝河上鄉侯族提供豐盛的盆菜宴,以及侯勵英博士提供的精彩導賞和豐富資料!
侯勵英博士與出席老師及工作人員大合照。